这样一来,宪法和人大组织法设计的事后审查就变成了事先审查了。
从最早有记录的历史时期起,法律移植——即一条法规或者一种法律制度自一国向另一国,或自一族向另一族的迁移——一直是屡见不鲜的。[9] 罗斯科·庞德(Rosco Pound)在论及法律史的人种学解释时,批驳了夸张种族成分在决定法律发展进程和形成法律制度中的影响,强调模仿和联想,以及创造在法律制度中的作用。
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怀疑那些共性真的存在吗?要知道,两个国家的法律明显的类似也可以被解释为只不过是两棵不同的树碰巧长出了相似的叶子, ――因为这两棵树归根结底是不同的,所以这两片叶子归根结底也不是同一的。各居民的宗教、性癖、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17] 克利福德 · 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见于《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 1994年版 第147页。这既是与国际接轨的问题,也是本土化的问题。同样,认识世界具体表现形式的千变万化,并不能使我们失去对人类所特有的抽象能力——即从纷繁的具相中发现共相的能力——发生怀疑。
就后一方面看,失去视域等于失去作出判断的能力。问题就在于大众对法律的认识和期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三、传统解纷机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中国古代纠纷解决机制,为当今社会提供哪些方面的重要借鉴呢?限于时间关系,我这里只说国家方面的纠纷解决机制对于今天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意义。
家长制政府以父亲的姿态解决社会纠纷:国家是个大家庭,国家领导人是天下共同的父亲,是天下的君父。这种办法,大大发挥了民间组织的纠纷解决作用,有利于减少纠纷和即时解决纠纷。或者说中国人懂的社会和西方人讲的社会是大不一样的。耆老或长老是当地德高望重的人,受国家委任负责教化和调解,是乡官的一种,可能没有薪水。
为什么呢?对坏人的这种制裁,更多地保护了我们善良人民的利益,保护了共同利益。州县自理词讼一审终审。
这种机制很管用,要是哪个人被这样制裁一次,之后好多年他都矮人一截,总是会感到不齿于人群。一、纠纷解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你看,中国古代乡村社会也有城建规划。我小时候看到,家乡就曾经有这样一种机制―――如果一个人作恶多端,大家一起去把他捆绑起来,全村人都来把他痛打一顿。
我上次到江西婺源,发现了一处历史遗产,可能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一个申明亭。他(她)把你举报了,就可以成为英雄、模范,可以得到各种奖赏,能够入党,能够当干部。这种斗争哲学的影响,应该说今天还有一定的存在,只不过没有像过去宣传阶级斗争那样,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而已,实际上现在很多事情背后的思路,或多或少还是有这种哲学在里面。也有利于纠纷解决的结果被大家更心平气和地接受。
如果没有这种解决机制的话,中国纠纷会很多。这实际上是我们的一个误解。
孔子受理这个诉讼之后,没有分辨任何是非问题,没有说哪个对哪个不对。比方说,你要以牙还牙,但又打不过他,怎么办呢?你可以到大街上去哭诉,见人就说某某人欺负你。
这话听起来比较拗口,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们过去的斗争哲学。这种纠纷解决我小时候看到过。它是有有飞机、大炮、导弹的江湖社会。我小时候还感受过宗法权威。这样一个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纠纷解决机制健全发达有效的社会。这八种社会,今天仍存在。
我们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不能对孩子实行任何体罚。比如二十四孝的教育,是跟我们现在学习雷锋、王杰一样的教育。
但是很多场合,可以说到最后,纠纷并不一定是这样才解决的。古代要是象现在这样案件繁多,那么县官就是有三头六臂也解决不了。
我在婺源看到的申明亭,建于河流交会处,道路枢纽之地。那些被点名批评的,也许比今天的双规还可怕。
这就是那个时候的纠纷解决机制。要是说有了这种风水观念,能够实现了环保,那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今天中国的情况是:宗法观念没有了,风水观念也没有了,然而中央政府的权威,地方城建局的权威,规划局的权威,又常常到不了乡村去,起不了作用。虽然《水浒》里的宋江好像请医生给他抹掉了,但实际上这个东西是很难抹掉的,这个人可能一辈子都会被别人认为是个盗贼,实际上变成法制宣传教育的活材料、活看本。打伤一个人,他们家所有的血缘亲属都有权找你们家报仇,这是古代很长一个时期的国家制度,也是一种纠纷解决机制。
这就是国家授权你个人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这是国家授权个人解决纠纷的模式。比如在人多的地方执行死刑,让很多人观看,所谓刑人于市,与众共弃。
这种理念,我们这种家长制国家的人一般是理解不了的。这个牌坊可能比现在很多纪念碑都要漂亮,正面刻上某某年某某科进士某某先生,背面就是光宗耀祖四个大字。
国家把这些事情编成通俗易懂的文字,配上图画,在群众里面反复教育,这实际上是解决社会纠纷的一种非司法机制。所以说,在很多情况下,纠纷的解决实际上是一种法定的程序,这种程序尽管有很多瑕疵,甚至造成的结果好像不公平,但只要大家对这个程序是同意的,是纠纷双方认可的,那么结果也就应该被接受,纠纷就解决了。
国家不通过司法方式、不用审判程序,也可解决纠纷。这样给你枷号一个月两个月。这种送惩制度在现代社会还有。社会再怎么变,不管什么制度,不管哪个党执政,有些人性是不变的,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样的褒奖,就是鼓励大家通过读书去光大门庭,鼓励大家以耕读为正途,不走歪门邪道。婚田指婚姻、田土等民事纠纷,入务是指每年的农忙季节。
还有个人进行的纠纷解决途径。这两个诉讼,两审的结果都是驳回诉讼。
) 贵院很早就邀我来跟大家作一个学术交流。撞了白撞的规定现在好多地方已经停止了,但有些地方还在搞。